首页

女王黄金赏赐

时间:2025-05-26 05:56:37 作者:从苗栗到泰宁:一位台湾制茶师的山水之约 浏览量:78375

  中新社福建三明5月23日电 题:从苗栗到泰宁:一位台湾制茶师的山水之约

  作者 雷朝良

  23日,在福建省泰宁县梅口乡的生态茶园里,一位身着素雅茶服的高挑女子正专注地指导工人挑拣茶梗,为茶叶“精焙”做最后准备,氤氲茶香中,她轻柔的台湾口音格外悦耳。这是台湾制茶师左如玉扎根泰宁的第七个年头。

  “是两位泰宁徒弟带我认识了这片土地,这里的山水生态让我一见倾心。”左如玉抚摸着鲜嫩的茶青说。这位来自台湾苗栗县制茶世家的传人,如今正致力于将台湾工艺与当地特色融合,打造独具特色的“泰宁功夫茶”体系。

  左如玉与茶的缘分始于童年。七岁开始采茶的她,家中四代传承东方美人茶制作技艺。2018年,在考察大陆多地茶园后,她最终被泰宁的丹霞秘境所吸引。多年来,她秉持“适茶适种、适茶适做”理念,融会贯通六大茶系技艺,创作出百余种茶品。

  近年来,泰宁围绕“闽台交流先行地”目标,打造了系列交流平台。其中,梅口乡作为大金湖景区的核心辐射带,凭借得天独厚的丹霞地貌和4000余亩生态茶园,成为茶旅融合发展的典范。

  在梅口乡,千亩茶田与碧波荡漾的金湖相映成趣。30余家涉茶企业在此扎根,形成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。游客可采茶制茶、品茗观景,还能在茶文化馆通过3D光影穿越千年茶史。

  “梅口的茶园规模大,茶种丰富,生态种植理念特别适合打造功夫茶。”左如玉指着茶园里新引进的金牡丹等20余个优质茶种介绍道。她创新的“泰宁功夫茶”工艺,既保留了台湾乌龙茶的精华,又融入了当地人文特质。

  “在泰宁制茶是种享受。”她说,这里高含量的负氧离子,让原本熬夜制茶的辛苦变成了惬意。

  “让两岸茶人因茶结缘,让台湾工艺在泰宁扎根。”为促进两岸茶文化交流,左如玉连续多年举办茶事活动,带动近20家台企落户梅口,形成了“本地种茶、台胞制茶、村民务工”的共赢模式。

  “台湾师傅带来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理念的革新。”茶农黄顺清感慨道。当地的茶叶产值和工艺水平因此显著提升。2024年,梅口全乡茶产业链产值突破亿元(人民币),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。

  梅口乡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,当地成立台企服务专班,提供从注册落地到生活保障的全流程服务。目前,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打造的闽台产业创业园已初具规模,涵盖茶文化展示、研学体验等多元功能。

  “这里的人情比茶更醇厚。”左如玉笑着说。如今,她正筹划深化泰宁功夫茶品牌建设,并准备将更多茶文化藏品带来交流。“这片山水让人流连,我想把根扎得更深些。”望着层叠的茶山,她的眼中闪烁着期待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防控廉洁风险 强化对村级“一肩挑”人员监督

前些天,陶桃和朋友身着汉服参加了当地的花朝节活动。“现在对传统民俗活动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,大家对传统服饰的喜爱程度也更高了。”陶桃觉得,现在穿汉服出门的人更多了。“汉服热的背后是民族自豪感的体现,对民族、对国家认同度高,也会更加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。”

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具体地、现实地落实到人大工作中

今年63岁的赵晓斐是“编织针爱”公益活动的创始人。2020年,喜爱手工编织的她在电视上看到,有“爱心编织队”将围巾送到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的山区。受此启发,赵晓斐自费8万多元购买毛线,共织出8705条围巾和365顶帽子。因为她的公益善举,大家都叫她“围巾妈妈”。

596支团队角逐2024长三角(芜湖)算力算法创新应用大赛

今年2月,谢靖在办理案件中发现母婴室分布不均的问题。她向一位涉案未成年人的母亲了解家庭情况时,这位母亲无意中提到,自己带着6个月的二宝在医院看病时,想给孩子换尿布,却找不到母婴室。后来,这位母亲过了很久才找到,而且母婴室的尿布台也没有安全带。

中方谈中东局势: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再次表明停火止战的紧迫性

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表示,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,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,助力台湾同胞参与民族复兴进程,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使命,更是首都北京应有的责任。近年来,京台交流合作持续深化,北京市将继续发挥首都优势,秉持“两岸一家亲”理念,认真落实落细惠台利民政策措施,进一步为台湾同胞来京投资兴业、旅游观光、求学创业创造更好环境。

韩政府发布航天产业集群计划

趴在床上写作业、通过教室的摄像头远程听课、一只手插着输液管另一只手仍在做题备考……坚强乐观的陈颖心在学习中找寻到巨大的精神力量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